9月2日,国家高层提出,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当日晚间,中国证监会也发表声明称,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将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消息一经发布,不仅引起海内外媒体的热议,且国内资本市场在9月3日盘中也给予了积极回应,北交所概念股金融街(行情000402,诊股)、城建发展(行情600266,诊股)、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等出现涨停,券商板块中的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股价上涨9.65%、第一创业(行情002797,诊股)涨超6%。此外,最直接受益的新三板精选层个股也出现了普涨,有7家精选层公司涨幅超过20%,19家精选层公司涨幅超过10%。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就在北交所设立消息发布的当晚,就有机构接到了投资人的咨询电话,想要追加在新三板精选层的投资金额。此外,还有投资机构积极筹划“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基金。
投资者连夜咨询
想要加仓精选层战投基金
金长川资本总裁刘平安掌管的基金在2020年7月精选层落地的时候,推出了一个战略配售投资基金产品,参与了精选层挂牌前企业的公开发行战略配售投资。他告知《红周刊》记者,在周四晚公布了要成立北交所的消息之后,很多投资者打电话咨询该产品的相关情况。“从消息公布开始,投资者的咨询电话就没停过,很多之前买了基金的投资者想要追加投资。在此之前,投资者还是比较犹豫的,觉得不确定性风险很高。但在北交所即将设立消息发布后,大家就放心很多了,因为新三板精选层的含义已经发生本质性变化了。”
“我们已经在筹划‘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基金了,”北京坤元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原嘉实基金新三板业务负责人杜福胜在采访中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投资者肯定会更多关注“专精特新”企业的机会,我们也在做一些布局。
因“专精特新”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且在新三牌挂牌时的交易也不活跃,投资过程中很可能会面临一定风险。对此,杜福胜向《红周刊》记者分析称,“投资这类公司,就要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成长的驱动因素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要持续跟踪公司的重要经营指标。券商对新三板企业的研究是明显不足的,所以投资者容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看到企业的高成长,没找到高成长的驱动因素,以及是否可以持续。”
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新三板精选层的二级市场表现还是相对稳健的,相对于a股市场来说波动较小。“精选层设立以来到今年6月份几乎没有出现过股价的大幅波动,原因与早先的500万元投资门槛限制有关(最新门槛已降至100万元),毕竟这里面的资金更多是做价值投资的。”
“目前精选层上部分公司估值还是相对较低,不少企业市盈率不足15倍,相对于创业板和科创板,其估值相对比较合理。当然,在北交所政策的利好之下,增量资金涌入,也可能会短期内迅速推高估值。” 张可亮如是分析。
小券商在新三板业务上领先
北交所设立后,大券商或加大进入节奏
在北交所即将设立消息发布后,券商板块也有异动,特别是中小券商反应更为明显。
刘平安告诉《红周刊》记者,北交所设立对小券商是一个大机遇,在新三板这样细分市场上,它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做一个更清晰的市场定位,专门从事精选层(北交所)的市保荐业务。“例如开源证券,它是典型的特色券商,在主板市场很难拿到保荐单子,一年也做不到一两单,但从去年开始,目前已在精选层做了五六单。今年下半年,预计还有差不多十单左右要申报,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不过,张可亮也指出,即将设立的北交所和沪深交易所具有同等法律地位,这使得任何一家证券公司都不敢轻易放弃这一重要的增量蛋糕。“我认为,中大型的商也会利用它们的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来迅速布局市场。“
天朗资产总经理陈建德向《红周刊》记者表示,北交所的设立于整个券商行业是比较大的利好,可以大幅提升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水平,“目前,新三板督导家数较多的券商有申万宏源609家,开源证券600家,国融286家,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281家,中泰证券(行情600918,诊股)272家。对于这些持续督导家数排名靠前的券商,在北交所设立初期,有望对业绩产生较大的推动。”
“现在很多券商旗下都有不少的股权投资公司,北交所的设立将有助于券商的股权投资的退出,从而为券商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 陈建德认为,在北交所设立后,新三板市场交易量将会明显提升,这将有利于提升券商行业的整体佣金收入水平。
附表 券商在新三板督导家数情况
图片来源:天朗资产
北交所设立有助于解决市场信心问题
进入门槛或进一步降低
对于北交所的定位,上交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红周刊》记者表示,北交所设立后和沪深交易所在行政级别上是平级的,都属于局级单位,只不过沪深交易所的理事长更高配,是副部级。
就北交所与科创板、创业板的关系而言,刘平安认为,北交所承接了精选层的制度与市场,因此在中国的科创资本市场体系中,北交所依然是一个基础市场,而创业板和科创板是一个高级市场,因此转板制度的存在是必要的。
就北交所设立对新三板的作用,刘平安形象地用了“九九度加一度”的比喻。 他说,“虽然新三板在2019年10月的深化改革中推出了精选层、公开发行和连续竞价交易等一系列核心制度安排,已经烧到了九九度,但市场对它的信心依然不足,流动性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不达市场预期。现在设立北交所,这是最后的一度,但这“一度”,解决了市场的信心问题。市场信心足了,制度安排到位了,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提到,“三足鼎立”的证交所格局即将形成。沪深交易所设立在沿海发达地区,因此沿海发达地区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北交所设立的意义重大,将对中西部和北方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起到重要扶持作用。
上述交易所人士向《红周刊》记者指出,北京的金融基础设施在全国是排在首位的,目前的产业结构基本上是以第三产业即金融业为主的。
不过,光有信心还是不够的,北交所想要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还要完善一些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精选层的换手率在150%左右,相比之下,主板市场的换手率过去一年接近400%。
刘平安判断投资者门槛一定会降低,“现在新三板一共7300多家挂牌公司,有170万左右的开户规模,这是远远不够的。第一步降到50万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投资人的规模不够,是不可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的。”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在接受人民网(行情603000,诊股)采访时也建议,“北交所的投资者门槛最好定位20万,科创板100万,创业板50万,北交所应该设在20万,不是现在的200万,也不是历史上这么多年束缚北交所的500万。”
“降低门槛当然是好事,但不降也无所谓。”杜福胜向记者表示,“历史已经无数次地上演了投资者门槛对流动性的重大影响,但门槛不是北交所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因素,不是一降就灵的,真正的决定因素是挂牌公司的质地,能否孵化出长期高增长的公司是关键。所以,投资门槛能降最好,暂时维持精选层现有的100万门槛也没关系。”
在市场增量问题上,刘平安表示,“目前新三板公司要转到精选层上,必须是在新三板挂牌满一年的创新层公司。待北交所成立后,这一制度安排可能要做相应的调整,如果满足北交所上市条件,就直接上市。但从目前证监会公布的北交所股票发行条件看,这一制度安排可能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运行之后才能推出来。北交所今后做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必然的”。
董登新也表示,“我们需要北交所同步推出注册制,更大力度地提升包容性,让更多的中小型的高科技企业都能ipo。北交所会有一个快速扩容的过程,尽可能快地缩短和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的差距。”
北交所制度更适合中小企业
特色企业的vc寻到好的退出途径
北交所的设立,不仅对于新三板公司是利好,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来说也是重要利好。中韵资本创始合伙人陈碧辉向《红周刊》记者分析称,北交所的成立是一级市场投资渠道和退出渠道的一种补充,会成为未来一级市场重要的组成方式,届时科技类、服务类中小企业将会大放异彩,能吸引偏好这类审美的投资机构。
“北交所能够为类似贝特瑞等无法直接在主板上市的优质标的提供退出渠道,好的企业若有足够流动性,甚至不需要在主板上市都行。此外,还更加明确了转板的通路,对于未来目标上主板的企业,北交所作为主板市场的预备役市场,能够提前做好规范并接受市场洗礼,投资人也能够提前布局。”
“北交所将成为特色企业的vc重要退出市场,对于一级投资者来说,可以投一些规模不大但有特色的企业。”上海荣正投资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合伙人郑培敏向《红周刊》记者表示。
杜福胜指出,北交所的成立正式确立了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的上市公司法律定位,给创新层和基础层公司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空间,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